日本SMT超聲分散機UH-50憑借其高頻超聲波振動(通常為20-50kHz)和精準的能量控制能力,在多個行業實現了高效、精細的分散、乳化及納米化處理。以下是其應用場景的進一步技術解析和潛在擴展領域:
乳糖/酥油乳化
通過超聲波空化效應產生微米/納米級乳化顆粒(粒徑可控制在100-500nm),降低脂肪上浮率,延長貨架期。
醬汁穩定性優化
剪切力破壞膠體團聚體,使淀粉、膠體均勻分散,防止分層,尤其適用于低pH值醬料(如番茄醬)。
粉乳劑處理
對難溶性成分(如乳清蛋白、可可粉)進行原位分散,溶解速度提升30%-50%。
碳酸飲料微泡技術
與CO?注入系統聯動,生成10-50μm氣泡,增強綿密口感,減少碳酸快速逸散。
納米藥物制備
可將藥物顆粒縮小至100-200nm,生物利用度提高2-5倍(傳統方法僅達微米級)。
脂質體/外泌體載藥
超聲輔助薄膜水化法(TFH)使包封率>85%,粒徑分布PDI<0.2,優于高壓均質。
mRNA疫苗遞送系統
用于脂質納米顆粒(LNP)的均質化,確保mRNA有效包裹,關鍵參數(如Zeta電位)可控。
納米乳液體系
制備O/W型納米乳液(粒徑<200nm),透皮吸收率提升40%。
防曬劑分散
對氧化鋅進行納米化處理(粒徑50-100nm),減少涂抹白化現象,同時保持SPF效能。
凍干精華復溶
3-5分鐘快速分散凍干活性物(如多肽),避免機械攪拌導致的蛋白質變性。
鋰電池漿料分散
勻質化電極材料(如石墨烯、NCM811),減少團聚,使涂布厚度偏差<±1μm。
納米流體導熱劑
分散碳納米管(CNT)或Al?O?納米顆粒,形成穩定懸浮液,導熱系數提升15%-30%。
3D打印陶瓷漿料
打破陶瓷粉末團聚,實現高固含量(>50vol%)低粘度漿料,燒結后密度達99%。
微體積樣本(0.1-5mL)
適配PCR管、96孔板,適合高通量篩選(如藥物緩釋微球制備)。
低溫超聲(選配)
水浴控溫0-4℃,處理熱敏感樣品(如膠原蛋白、酶制劑)。
參數 | UH-50典型值 | 傳統均質機 |
---|---|---|
最小處理體積 | 0.1mL | 10mL |
粒徑控制范圍 | 50nm-10μm | 1-100μm |
能量密度 | 100-500W/cm2 | 10-100W/cm2 |
溫升控制 | ±2℃(脈沖模式) | ±10℃ |
科研場景:選擇微探頭(φ2mm)處理微量樣本。
工業放大:需配合流量循環系統(如20L/h)實現連續生產。
該設備通過模塊化設計(換能器+變幅桿+探頭)適配不同工況,是跨學科微納米材料處理的理想工具。